欢迎访问三农投资信息网

三农投资信息网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公益活动

三问慈善“变味”了吗?

时间:2009-12-31 来源:  作者:
-->

2009年12月31日 08:52:35  来源: 新华日报

年关又至,送温暖高潮迭起,各种形式的慈善捐赠活动此起彼伏,营造了浓浓的献爱心氛围。但不少人一边解囊,一边也有着些许的质疑:

一问:献爱心为何要弄成“被捐赠”?

记者看到一家单位《关于开展2009年“送温暖、献爱心”社会捐助活动的通知》,红头文件上清清楚楚写着:厅级领导500元,处级和副高以上职称者300元,科级和中级职称200元。该单位一位捐了300元的年轻人,因为自己不是副高职称,看过文件后,还把多捐的100元要了回去。

“这个现象并不稀奇。”调查中,很多市民都反映单位下发了捐款通知,要求职工按照一定的标准捐款。一家单位的科员小戴说:“献爱心还分高低贵贱!让人觉得不是滋味。”

采访中,某高校一位老师抱怨说:“这次捐款竟然是直接从工资里扣,这真应了现在的一句流行语——‘被捐赠’。不是舍不得这点钱,而是明明可以甘之若饴地献爱心,为什么感觉像‘被强制执行’了呢?”

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小徐看到通知后明确表示,因为不知道捐给谁,用在何处,所以不想捐。部门负责人为了“完成任务”,只得帮他垫付,弄得小徐很尴尬,只好变“捐款”为“还钱”。“感觉很不好,我情愿一对一地捐,在清楚捐款去向的情况下捐。”

“慈善不仅是‘手的给予’,还应是‘心的给予’。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朱力说,“发文件、发通知捐款,是典型的‘中国式’捐赠。半强制性的捐款违背了慈善自发自愿的原则,表面上是做好事,但好事变了味,成了‘逼捐’,难免会让人产生‘被捐赠’、‘被慈善’的感觉。”

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业苗也认为,慈善是来自内心的自觉行为,强制要求肯定是不恰当的。“慈善可以提倡、引导,但绝不能用行政方式来强制,否则就会使慈善变味。”

“按级别、按职称‘定价’更不可取。官大的、职称高的多捐,官小的、职称低的少捐,直接导致不情愿捐的人‘被强制’,自愿捐的人‘被压制’”。朱力说,像那位小徐一样,国内很多爱心人士日渐热衷于点对点帮扶。要想避免捐款人“被慈善”的感觉,首先要让慈善行为透明起来。在美国,哪怕一美元的捐款,慈善基金管理者也要告知捐赠者资金流向,否则将要承担法律责任。

“光靠行政动员搞慈善,毫无生命力。”朱力说,慈善是发自内心的援助行为,应该是“心的给予”,而不仅仅是“手的给予”。

二问:慈善机构为何只收钱不收旧物?

市民刘女士搬新家,整理出4大包成色很新、但不穿的衣物。有些购买时价格不菲,扔了可惜;留着,又占地方……她兴冲冲跑去捐赠,却吃了“闭门羹”。她对记者抱怨:很多机构只收钱,拒收旧物。这使慈善行为变了味。

“收旧衣物可以,出路很难找。像我们对口支援的一些省份,都婉拒旧物捐赠。我们一般在当地找厂家,专门生产支援物资,还省了运费。”一家慈善机构这样解释。

“不接受零散的旧衣物捐赠,是因为旧衣物处理起来浪费人力物力。”爱德基金会有关人士表示,他们提倡“定向捐赠”。首先考虑受赠者的需要。捐赠前,先询问福利院的老人、孩子需要什么,捐衣服也先问清尺寸。

记者调查发现,省内具备募集旧衣物并有消毒清洗设备的只有省红十字会。省红会洗涤中心负责人说,以前常发生捐赠点哄抢衣物的现象,好的疯抢, 下转A2版


上接A1版 不合适的扔得满地都是。现在,他们要求衣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、消毒、熨烫和分类包装。但中心只有一套设备、两个工人,天气好的话每天洗几百件,一年也就几万件。去年赈灾中,还有大批积压库存衣物没来得及洗呢。

对此,朱力教授说:“中国民间慈善机构数量很少,相对于庞大的困难群体,慈善工作者人数显得微不足道。如果民众都捐旧物,工作量太大,不现实。加上旧物捐赠还牵涉到消毒、包装、运输等难题,成本很难消化。从目前看,捐钱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。”

吴业苗副教授却有不同看法,他说:“市民献爱心时,慈善机构不应该对‘钱’或‘物’有所选择,更不能拒绝捐物。”吴业苗认为,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尚行为,市民有捐钱或者捐物的良好意愿时,作为“桥梁”、“纽带”的慈善机构,不能只算成本账,应当发挥“传递功能”,让爱心传递成为现实。

当然,市民捐旧物时,慈善机构可根据受助者的需要,对旧物本身进行“选择”,即“按需收旧”,这样便能做到“皆大欢喜”。

三问:“慈善炒作”为何越来越多?

11月份,南京一名小学生在生日宴上宣布将20多万元礼金捐给四川灾区,同时还捐赠其父母花费近50万元定制的万套棉衣棉被。

不久前,一富豪宣布,将捐出其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的有价证券,成立国内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。

近日,某城市出台红头文件,要求“全民参与慈善活动”,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,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,造成“慈善城市”……

这几年,各种慈善行为不断“高调”见诸报端,在社会舆论的一片叫好声中,也有一些人颇有微词,感觉炒作的痕迹太重。

采访中,记者发现,那些默默无闻做善事的人,往往更能博得人们的好感。专家解释说,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思想讲求“施恩者,内不见己,外不见人”。此外,也有一些因素阻碍慈善家们曝光自己。

“我不喜欢曝光,怕舆论说我炒作,怕外界过多干扰。”常州一家花木公司的老总是常州捐款大户,但每次都以公司名义捐款,自己不出现。“每年都有很多机构上门募捐,还有个人从外省专程赶到常州求我帮助,甚至还有让我资助他们做生意的。”

当然,也有和“常州花木老板”想法截然相反的慈善家。“中国首善”陈光标就主张高调慈善,以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。陈光标说:“哪怕我只捐了一点钱,也要让全世界知道。”日前,陈光标就公开宣称,要将自己遗产的90%捐献给社会。

“慈善”、“爱心”能否通过炒作来发扬光大?

朱力说,“历来有两种看法:一种认为真正的慈善不需要炒作,而应大爱无声,大爱无痕;另一种认为,慈善炒作无可厚非。 ”

吴业苗说,现在我国的慈善文化尚不浓厚,百姓慈善意识还较为淡薄,尤其是企业家。如果“高调慈善”动机纯粹,是一种“爱的奉献”则无可厚非,还会对慈善文化深入百姓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;如果掺杂了太多的个人动机,就会变成“慈善炒作”,则不可取。但是也不能一概否定,“因为它毕竟做了好事。”

分析“举全市之力”、“举全省之力”搞慈善的现象时,朱力认为,“这是对慈善事业的异化。”他说,我国慈善事业仍显羸弱,政府负有当然责任。但这种责任应该是用制度、规则与措施来培植慈善事业,营造慈善氛围,而不是越俎代庖。

“对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宣传,不必太苛刻。”朱力坚持一个观点:“捐总比不捐好,毕竟我们的慈善还有点‘贫血’,对待民众的慈善行为,要关注效果,对捐献者更需鼓励。” (宋金萍 唐悦)

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